饭吃多后长期不适乏力,是神经官能症吗?
饭吃多,整天感觉不舒服,人很乏力
病友症状说明(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已经半年差不多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到县医院治疗后,没过几天又感觉不舒服
想柯大夫帮您解决什么问题:
是不是得了神经官能症,怎么医治
化验、检查结果: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荣振
界首市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饭吃多后长期感觉不舒服、乏力,可能是神经官能症,但也可能与消化问题、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心理因素、缺乏运动等有关。 1.消化问题:进食过多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引起不适和乏力。可使用多潘立酮、健胃消食片等药物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减缓,易出现乏力等症状。常用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片。 3.心血管疾病:心脏供血不足时,也会有类似表现。如丹参滴丸等可改善心脏供血。 4.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影响身体感受。需心理调节,必要时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 5.缺乏运动:身体代谢能力下降,影响消化和体能。适当增加运动有助于改善。 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先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12-04 12: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钱国灿 副主任医师
新昌县人民医院
三级乙等
骨科
-
你可能有电解质紊乱,需要到医院检查。还有可能是心理因素。
2024-12-04 12:3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姜鸣镝 副主任医师
诸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脑病科
-
乏力一般常见于气虚,可以用大剂量黄芪煎水服用
2024-12-04 12:3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良花 主任医师
昆山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肿瘤内科
-
您好;这种情况和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有关,中医所谓肾阴虚的症状.加强体育锻炼是关键,祝您身体健康。
2024-12-04 12:3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成林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根据你说的情况应该是属于痹症的行痹,治疗应该祛风通络,散寒祛湿,你可以服用防风汤加减治疗,配合针灸
2024-12-04 12:34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洁港 主治医师
滁州口腔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根据你说的症状考虑是气阴两虚引起的表现,治疗应该益气滋阴,可以服用生脉散颗粒治疗,建议查个血糖看看。
2024-12-04 12:34
-
-
回答7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钱立康 副主任医师
铜陵市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
内一科
-
这种情况考虑是糖尿病、胃酸过多或其它内分泌疾病等引起,饭量的改变可提示很多问题,而主要问题是人很乏力,精神状态差,这个原因较多。有经过治疗而缓解,过几天再出现,要考虑心理因素等引起。 指导意见: 建议先进行身体的详细检查,了解可能引起的原因,有异常要积极治疗,而目前要注意限制饮食量,避免加重胃肠的负担,同时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休息习惯,不要嗜睡。
2024-12-04 12:34
-
-
回答8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志雄 副主任医师
黄岩中医院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
-
这种情况考虑是糖尿病、胃酸过多或其它内分泌疾病等引起,饭量的改变可提示很多问题,而主要问题是人很乏力,精神状态差,这个原因较多。有经过治疗而缓解,过几天再出现,要考虑心理因素等引起。 指导意见: 建议先进行身体的详细检查,了解可能引起的原因,有异常要积极治疗,而目前要注意限制饮食量,避免加重胃肠的负担,同时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休息习惯,不要嗜睡。
2024-12-04 12:34
-
-
回答9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胡春霞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
饭吃多后长时间感觉不舒服、乏力,不一定是神经官能症,可能与消化不良、内分泌疾病、心血管问题、心理因素、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 1.消化不良:进食过多可能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乏力等症状。可使用多潘立酮、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促进消化。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代谢减慢,可能有食欲变化、乏力等。常用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3.心血管问题:心脏供血不足时,也可能有类似表现。治疗可能包括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片等。 4.心理因素:长期压力大、焦虑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躯体症状。需要心理调节,必要时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片等。 5.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病变也会引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如营养神经的甲钴胺片等。 出现这种情况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
2024-12-04 1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