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姜荣龙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传播途径多样,包括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感染后,可能出现急性或慢性肝炎,严重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治疗需综合考虑病情,常用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加强营养,避免饮酒和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毒指标。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13-05-18 11:05
1.病因分析: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性行为、母婴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品间接传播。
2.症状描述:急性期可能无症状或出现黄疸、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慢性感染可能多年无明显症状,直至肝硬化或肝癌晚期才显现。
3.治疗方式: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复制,同时采取保肝、护肝措施,必要时进行抗纤维化治疗。
4.预防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和血液接触,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
5.生活调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减轻肝脏负担。
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疾病需重视,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至关重要。预防措施同样不可忽视,接种疫苗、健康生活、避免高风险行为是关键。定期体检,监测肝功能变化,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