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朱建红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肛肠科
-
肛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腹压增加、盆底组织薄弱等。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常成为重要治疗手段。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3-06-02 21:34
1.疾病原理:肛肠脱垂主要由于盆底支持组织薄弱,长期腹内压增高,如长期便秘、慢性咳嗽、排尿困难等,导致直肠或肛管从肛门脱出。
2.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进行提肛运动等。
3.保守治疗无效表现:如脱垂症状持续加重,频繁脱出,影响生活质量,且经保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4.手术治疗的优势:可有效复位脱垂组织,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5.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可能存在感染、出血等风险,术后需注意休息、保持局部清洁、遵医嘱用药。
总之,肛肠脱垂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但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并注意术后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