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明彤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内科
-
甲状腺结节,常见于中年女性,分为良性与恶性,良性占绝大多数。病因多样,包括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新生物形成等。治疗方法依据结节性质与大小,涵盖监测、药物干预、手术切除等手段。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3-07-20 16:00
1.病因分析
甲状腺退行性变:随年龄增长,甲状腺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化,可能形成结节。
炎症反应:甲状腺炎,如桥本氏甲状腺炎,可导致局部组织肿胀,形成结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Graves病,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甲状腺,引发结节。
新生物形成:良性肿瘤如腺瘤,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均表现为结节。
碘摄入异常:碘缺乏或过量均可诱发甲状腺结节。
2.治疗方法
监测:对于小的、无症状的良性结节,定期超声检查观察。
药物治疗:如左旋甲状腺素,用于抑制TSH水平,减少结节生长。
穿刺活检: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确定结节性质。
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毒性结节,通过摄入放射性碘破坏过度活跃的甲状腺组织。
手术切除:对于恶性或可疑恶性、压迫症状明显或快速增大的结节,需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甲状腺结节病因复杂,治疗策略依据结节性质、大小及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