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钢 主任医师
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外科
-
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血糖调节、激素变化、心理因素、胃排空延迟以及神经反射等。 1. 血糖调节:当感到饥饿时,身体会调动储存的糖原释放葡萄糖来维持血糖稳定。如果未及时进食,身体的调节机制会发挥作用,使血糖水平暂时保持稳定,从而减轻饥饿感。 2. 激素变化:饥饿时,胃会分泌胃饥饿素,促使产生进食欲望。随着时间推移,胰岛素等激素的分泌和作用发生变化,可能会抑制饥饿感。 3. 心理因素:注意力的转移或情绪的改变,可能会让人暂时忽略饥饿的感觉。 4. 胃排空延迟:如果胃中的食物消化较慢,胃排空延迟,饥饿信号的传递也会相应延迟。 5. 神经反射:人体的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长时间未进食,神经反射可能会逐渐减弱饥饿信号的传递。 总之,饥饿感的产生和消失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如果经常出现异常的饥饿或饱腹感,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2024-12-04 20: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