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卢穗琳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排尿时疼痛且流脓增多,可能由尿道炎、膀胱炎、淋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等引起。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3-09-19 15:51
1.尿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等。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尿道口流脓。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同时要多喝水,促进排尿。
2.膀胱炎:除了上述症状,还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治疗除了用抗生素,还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3.淋病:由淋球菌感染导致,属于性传播疾病。除了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性伴侣也需同时检查和治疗。
4.前列腺炎:可出现会阴部疼痛、排尿异常等。治疗除抗生素外,还可能需要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
5.尿路结石: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可引起疼痛和脓性分泌物。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运动等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出现排尿疼痛且流脓增多的症状应引起重视,尽快到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分泌物涂片和培养等,以便明确诊断,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