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锋 主任医师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一级
小儿内科
-
拔罐后出水泡,可能是拔罐时间过长、吸力过大、皮肤敏感、体内湿气重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处理方法包括局部护理、药物治疗、预防感染、调整饮食和注意休息等。 1.局部护理:小水泡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然后涂抹碘伏消毒。 2.药物治疗: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如果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布洛芬等止痛药。 3.预防感染:注意观察水泡及周围皮肤情况,如有红肿、渗液增多等感染迹象,及时就医。 4.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恢复。 5.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拔罐后出水泡一般经过正确处理可逐渐恢复。但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2024-09-19 16:4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内病外治”的医术。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