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晓明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渗出性中耳炎,通常由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导致中耳腔积液,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闷、耳痛等。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药物治疗旨在控制炎症、改善咽鼓管功能和预防感染。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黏液溶解剂等药物。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3-11-08 22:37
1.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尤其是链球菌或肺炎球菌感染。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短期使用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咽鼓管功能。
3.黏液溶解剂:如溴己新,帮助稀释中耳内的分泌物,促进其排出。
4.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用于缓解耳痛和发热等症状。
5.鼻腔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可缓解鼻塞,间接改善咽鼓管功能。
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需综合评估病情,采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切开术或置管术。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以获得最佳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