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东升 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
每天喝水的时间和不宜喝水的时间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如日常活动、饮食情况、身体状态、疾病因素、环境因素等。 1.日常活动:在晨起后空腹喝一杯水,能补充夜间水分流失,促进肠胃蠕动。运动前后要适量喝水,避免脱水。 2.饮食情况:用餐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大量喝水,以免影响消化。但如果饮食过咸,可适当补充水分。 3.身体状态:发烧、腹泻时应增加水分摄入。睡前 1-2 小时尽量少喝水,以免夜尿增多影响睡眠。 4.疾病因素:患有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的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控制饮水量。 5.环境因素: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中,要增加水分摄入;在寒冷环境中,水分需求相对减少。 总之,合理的喝水时间安排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个体差异较大,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2024-11-29 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