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兴祥 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粘膜肠化是一种胃黏膜的病理变化,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胆汁反流、胃黏膜损伤、遗传因素等引起。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3-11-29 09:41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长期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和肠化。可使用四联疗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进行治疗。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酗酒、高盐饮食、过度进食辛辣食物等,损伤胃黏膜。应调整饮食,戒烟戒酒,清淡饮食。
3.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屏障。可服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改善。
4.胃黏膜损伤: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应激性损伤等。需停止伤胃药物,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5.遗传因素:部分人由于遗传易感性,更易发生胃粘膜肠化。
总之,胃粘膜肠化需要引起重视,定期进行胃镜检查,遵循医嘱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