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核磁共振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技术,其原理涉及原子核的自旋运动,作用广泛,包括结构研究、疾病诊断、定量分析等。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3-12-04 16:33
1.原理:原子核有自旋运动,在恒定磁场中会绕外加磁场作回旋转动即进动,进动频率与磁场强度成正比。外加固定频率电磁波,调节磁场强度使进动频率与之相同,产生共振即核磁共振。
2.对小分子研究:可直接研究溶液和活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核酸及其他分子的结构,且不损伤细胞。
3.疾病诊断:能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帮助发现肿瘤、炎症、损伤等病变。
4.定量分析:通过记录原子核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形成的吸收曲线,即核磁共振谱,可进行定量分析及分子量测定。
5.结构分析:不同分子中原子核化学环境不同,共振频率不同,产生不同共振谱,据此可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
总之,核磁共振在医学和化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疾病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