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叶蔚 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
月经周期中,体温会有轻微波动,排卵后体温通常会上升0.3到0.6摄氏度,形成双相体温曲线,这是受卵巢分泌的孕激素影响。在月经来临前,若未发生排卵或未怀孕,体温会逐渐下降回到基础水平。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3-12-10 09:30
1.基础体温: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段,即卵泡期,体温相对较低,平均约为36.4摄氏度。
2.排卵期体温上升: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体温会上升0.3到0.6摄氏度,进入黄体期。
3.黄体期体温维持:在黄体期内,体温保持在较高水平,大约在36.7到37.2摄氏度之间。
4.月经前体温变化:如果未受孕,随着黄体退化,体温会逐渐下降,准备迎接月经的到来。
5.体温测量方法:通常建议通过口腔或直肠测量,以获得更准确的基础体温读数。
月经周期中的体温变化有助于预测排卵和监测生育状态,但个体差异较大,具体数值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持续记录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