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长杰 护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妇科
-
单双乳蛾是中医病名,指的是咽部喉核(即扁桃体)发生的病变,通常表现为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其发病与外感邪气、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体质虚弱、久病劳损等有关。 1.外感邪气:风邪、热邪、寒邪等外邪侵袭咽喉,导致气血凝滞,引发乳蛾。 2.饮食不当:过食辛辣、油腻、炙煿之品,脾胃积热,热毒上攻咽喉,形成乳蛾。 3.情志失调:长期情绪抑郁或恼怒,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灼咽喉。 4.体质虚弱:素体阴虚或阳虚,咽喉失于濡养或温煦,易受外邪侵袭而发为乳蛾。 5.久病劳损:久病或劳伤过度,损伤正气,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邪毒留恋,发为乳蛾。 总之,单双乳蛾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11-28 20:02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乳蛾? 乳蛾是指喉核红肿、喉刻表面有黄白脓点或脓点成片,但不超出喉核范围,并伴有咽痛、咽异物感等不适症状的咽部疾病。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儿童及青年多见。急性发病者多为实热证,好发于春秋两季,有传染性,偶可暴发流行。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乳蛾一词,宋代以前的医籍未见记载,但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单蛾”、“双蛾”的称谓;金代《儒门事亲·卷三》正式提出“乳蛾”之名;金元以后,始把“乳蛾”从“喉痹”、“喉风”中分类出来。明清以后,尤其是近现代,咽喉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对本病的认识基本上渐趋一致。古籍有关乳蛾的记载名目繁多。因喉核肿胀突出于喉两侧,形似乳头,或如蚕蛾,故名乳蛾,亦称喉蛾。因蛾与鹅同音,故古书又有写作“乳鹅”者。本病可诱发喉痈、痹证、水肿、心悸、怔忡等全身疾病。西医的急慢性扁桃体炎,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