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裴旭亮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全科
-
中医的阴虚和阳虚是常见的中医理论概念,阴虚指体内阴液不足,阳虚指体内阳气虚衰。阴虚常见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等;阳虚常见表现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等。 1.阴虚: 形体消瘦:阴液不足,不能滋养形体,导致身体消瘦。 心烦易怒:阴虚火旺,扰乱心神,使人容易心烦、发怒。 潮热盗汗:午后或夜间发热,睡觉时出汗。 舌红少苔:舌头颜色红,舌苔少。 脉象细数:脉搏跳动快而细。 2.阳虚: 面色苍白:阳气不足,不能温煦面部,导致面色无华。 大便溏薄:脾阳不足,运化失常,出现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肾阳亏虚,不能蒸腾气化,尿液增多且清澈。 腰膝酸软:阳气虚不能濡养腰膝。 舌淡胖苔白:舌头颜色淡,胖大,舌苔白。 阴虚和阳虚是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概括,两者的表现有明显区别。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中医师的辨证论治下进行调理。
2024-11-28 1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