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跃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三级
肝病一科
-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几种途径从动物传播给人,包括呼吸道吸入含病毒的飞沫、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接触受污染的环境、食用未煮熟的禽肉或蛋以及通过眼结膜进入体内。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死禽鸟,食用禽类产品需确保充分烹饪,可以有效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3-12-15 14:32
1.呼吸道传播:吸入受感染动物排出的含有病毒的飞沫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之一。
2.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如唾液、鼻涕、粪便等,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3.环境传播:接触受病毒污染的环境,如禽舍、市场等地方的表面,手部沾染病毒后触摸口鼻眼,增加感染风险。
4.食物传播:食用未充分煮熟的禽肉或蛋,病毒可能存活并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5.眼结膜传播:病毒可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尤其是在没有适当防护的情况下接触受感染动物或其分泌物。
预防禽流感的关键在于减少与潜在感染源的接触,保持个人卫生,确保食品安全,以及在疫情高发期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近期是否接触过禽类动物。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禽流行性感冒(Bird Flu或avian Influenza)是由甲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疾病。近年已确定可直接感染人类引起发病,称为禽流感病毒感染或禽流感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