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国华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针灸出血可能由以下因素导致,如针刺部位血管丰富、针刺手法不当、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针具过粗、针灸后按压不当等。 1. 针刺部位血管丰富:某些穴位周围血管分布密集,如头部、四肢末端等,针刺时易刺破血管引起出血。 2. 针刺手法不当:进针速度过快、角度不准确或深度控制不佳,都可能导致出血。 3. 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若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情况,即便正常针刺也可能出血不止。 4. 针具过粗:较粗的针具更容易损伤血管,增加出血的风险。 5. 针灸后按压不当:针灸结束后,若按压时间短或按压位置不准确,血液可能渗出。 总之,针灸出血在一定程度上是常见现象,但如果出血量较大或持续不止,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并进一步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针灸操作应由专业医生进行,以减少出血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2024-12-05 16:47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内病外治”的医术。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