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罗瑞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内科
-
癔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其发病通常与心理因素、性格特点、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和神经系统功能等有关。多数癔症患者经过综合治疗是可以康复的,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可能反复。 1.心理因素: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等心理刺激可能诱发癔症。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以调整心态,缓解症状。 2.性格特点:情感丰富、自我中心、暗示性强等性格的人更易患癔症。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改善性格中的不利因素。 3.社会环境:不良的社会关系、工作压力等也可能成为诱因。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患者恢复。 4.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精神疾病史的人患癔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但遗传并非决定性因素。 5.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或功能失调可能与癔症相关。必要时可使用一些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 B1 等。 总之,癔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家属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以提高康复的可能性。
2024-12-06 03:2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常由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而引起。癔症是指一种有癌症性人格基础和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精神障碍。本症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其他类型自知力基本完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病程多反复迁延。女性较多,女性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结婚时间短,家庭不和睦;尤其是婆媳关系不好的年轻媳妇更易发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