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硕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内分泌科
-
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潜在的转移能力,通常首先侵犯颈部淋巴结,随后可能扩散至肺部、骨骼或其他部位。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控制疾病进展至关重要。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3-12-18 19:30
1.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特别是中央组淋巴结。
2.远处转移:肺部和骨骼是甲状腺乳头状癌远处转移的主要靶点,较少见的是脑和肝脏。
3.早期诊断:通过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等手段早期发现肿瘤,评估淋巴结状况。
4.外科治疗: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全切术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5.辅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用于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和治疗远处转移,放疗和化疗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6.定期随访:术后需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和影像学检查,以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确实存在转移风险,尤其是颈部淋巴结和肺部、骨骼。早期手术结合必要时的放射性碘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提高生存率。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60%~70%,多见于40岁左右的青壮年,儿童甲状腺恶性肿瘤90%以上属于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多数为单发肿物,可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囊肿。本病以淋巴结转移为主,且转移率较高,同侧颈淋巴结转移可达40%~50%,双侧颈淋巴结转移也可达到10%,晚期可转移至纵隔或腋下淋巴结,50%~70%的患者初诊时已伴有颈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较少发生,为4%~8%,以肺转移最为多见,其次是骨转移。平均病程5年,也可长达20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