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耳道长疖子可能由细菌感染、不良挖耳习惯、免疫力下降、耳道损伤、环境因素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注意耳部卫生及调整生活习惯等。 1.细菌感染:耳道皮肤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袭,引发炎症形成疖子。治疗上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2.不良挖耳习惯:频繁用力挖耳易损伤耳道皮肤,增加感染风险。要改正这一习惯,保持耳道清洁。 3.免疫力下降:身体抵抗力弱时易患病。需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 4.耳道损伤:如异物刺激或外伤。需避免耳道再次受伤,必要时使用碘伏消毒。 5.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温、潮湿或灰尘多的环境。应改善环境,保持耳部处于适宜的条件。 6.物理治疗:若疖子较大,可在医生操作下进行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促进炎症消退。 7.口服药物:病情严重时,可口服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抗生素。 总之,耳道长疖子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注意预防。同时,用药需遵医嘱。
2024-12-06 0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