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丘瑞香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中药方剂的功效和主治病症往往因人而异,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使用中药方剂时应遵循专业中医指导。若用药后有不适,应及时就医。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请立刻就诊,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2018-08-15 11:02
1.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肠痈、肺痈等病症。
2.薏米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可用于水肿、脾虚泄泻等。
3.木槿花: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对痢疾、白带异常等有一定疗效。
4.牡丹皮: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瘀血等。
5.乌药: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适用于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诸痛、尿频等。
6.生黄芪: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能。多用于气虚乏力、自汗等。
7.香附:能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对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有改善作用。
8.延胡索:有活血、行气、止痛之效。常用于各种疼痛病症。
9.生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可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等。
10.炒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等。
以上中药组合可能对一些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等所致的病症有治疗作用,但具体应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用药需遵医嘱。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淮北口腔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这个情况考虑这个方子里面有清热解毒的,有理气止痛的,还有健脾利湿的,一般是可用来治疗盆腔炎的。
2013-12-22 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