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健伟 医师
于都县人民医院
三级
泌尿外科
-
菌血症是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全身无中毒症状,但血液中可查到细菌。引起菌血症的原因众多,如局部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功能低下、医源性操作、创伤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等。 1. 局部感染:如皮肤伤口感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若炎症未被及时遏制,细菌可能侵入血液引发菌血症。 2. 免疫功能低下: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免疫功能减弱,易发生菌血症。 3. 医源性操作:像静脉置管、介入手术等,可能将细菌带入血液循环。 4. 创伤:严重的外伤,如骨折、大面积烧伤,破坏了皮肤屏障,增加菌血症风险。 5. 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都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易患菌血症。 总之,菌血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感染状态,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一旦怀疑有菌血症,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培养等检查,明确致病菌,以便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024-12-05 1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