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大庆 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穴位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调节身体机能、治疗疾病等作用。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涌泉、内关、太阳穴等。 1.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 3 寸,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胃痛、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疾病。 2.合谷:在手背,第 1、2 掌骨间,可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常用于治疗头痛、牙痛、感冒等。 3.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能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对失眠、高血压等有一定帮助。 4.内关: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可缓解心悸、胸闷、胃痛等症状。 5.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 1 横指的凹陷处,能清热消肿、止痛舒络,可减轻头痛、眼疲劳等。 了解穴位及其作用有助于日常保健和疾病的辅助治疗,但穴位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2024-12-10 1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