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玉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可分为多种类型。治疗药物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如鼓膜穿孔、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 1. 中耳炎类型:常见的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分泌性中耳炎多由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由细菌感染导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 2. 治疗药物: 抗生素类,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用于控制细菌感染。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减轻炎症反应。 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中耳积液排出。 3. 并发症: 鼓膜穿孔:炎症破坏鼓膜结构,影响听力。 听力下降:长期炎症刺激或鼓膜穿孔可导致。 耳鸣:耳部神经受损可能引起。 眩晕:内耳平衡功能受影响所致。 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等,较为严重。 4. 治疗方法:除药物治疗外,鼓膜穿刺、鼓膜切开置管等手术方法也常用于治疗。 5. 预防措施:避免污水入耳,预防感冒,积极治疗鼻部疾病等。 中耳炎应及时就医,明确类型,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听力功能。
2024-12-08 1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