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古求知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健康调养咨询门诊
-
脾虚是常见的中医病症,多由饮食、情志、禀赋、劳倦、久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消化吸收等功能减退及全身性气虚。常见症状有食少、腹胀、便溏、乏力、气短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食疗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3-12-30 19:54
1.病因: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过服寒凉药物影响脾阳;情志失和思虑太过耗气伤脾;禀赋素虚脾气不足;过于劳倦或久病失养致脾失健运。
2.症状:食少纳呆,胃脘胀满;大便溏薄,肢体浮肿;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或肥胖;妇女可见带下量多。
3.治疗:药物治疗可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需遵医嘱。食疗可多吃山药、薏米、芡实等。
4.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5.预防: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油腻,注意保暖,避免外感寒邪。
脾虚需要综合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必要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