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富娟 副主任医师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气虚下陷是中医术语,指由于正气不足,气的升举无力,导致某些脏腑组织位置下移。常见于脾气虚,可引起多种症状。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8-12-20 22:05
1.症状表现:如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子宫脱垂等。
2.病因分析:多因劳累过度、饮食不节、久病体虚等导致脾气虚弱。
3.疾病原理:脾气虚弱,不能升举清气,使得中气下陷。
4.诊断要点:依据症状、舌象(舌淡苔白)、脉象(脉弱)等综合判断。
5.治疗方法:常用补中益气汤,药物有黄芪、白术、陈皮、升麻等。
总之,气虚下陷需及时调理,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有节。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双磊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肛肠科
-
气虚下陷即是气虚无力升举反而下陷的症候。多见于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或是劳累,用力过度,损伤某一脏器而致。 表现为:头晕眼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泻,腹部有坠胀感,脱肛,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2014-01-02 1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