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静 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散瞳是一种眼科检查和治疗中常用的方法,通过使用散瞳药物使瞳孔散大,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如更清晰地检查眼底、缓解眼部疲劳等。散瞳分为快速散瞳和慢速散瞳,且有一定的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1. 散瞳原理:散瞳药物作用于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使其麻痹,从而导致瞳孔散大,同时睫状肌麻痹后可暂时失去调节能力。 2. 检查用途:能更全面、清晰地观察眼底情况,有助于诊断视网膜疾病、青光眼等。 3. 治疗作用:对于虹膜睫状体炎等疾病,散瞳可以防止虹膜后粘连,减轻炎症反应。 4. 散瞳类型:快速散瞳一般 4 - 6 小时瞳孔恢复,常用药物有托吡卡胺滴眼液;慢速散瞳恢复时间较长,约 2 - 3 周,常用药物有阿托品滴眼液。 5. 适用人群:儿童验光配镜、怀疑有眼底病变的患者等。 6. 注意事项:散瞳后会出现短暂的视力模糊、畏光等,应避免强光刺激,外出可佩戴墨镜。 总之,散瞳在眼科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024-12-09 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