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祝刚 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视力下降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用眼习惯不良、眼部疾病、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年龄增长等。视力下降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时还可能影响个人的正常活动和安全。 1.用眼习惯不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中阅读等,会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引起视力下降。 2.眼部疾病:如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都会影响视力。 3.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导致的眼底血管损伤等,也可能造成视力下降。 4.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 A、维生素 B 族等营养素,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 5.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老花眼,导致视力下降。 总之,视力下降的原因多样,危害不容忽视。一旦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证营养均衡,预防视力问题的发生。
2024-12-06 0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