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转梅 医师
烟台洛神医疗美容门诊部
其他
整形
-
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治疗多种疾病。其主治疾病的穴位图较为复杂,且艾灸时也有诸多注意事项,包括艾灸的温度、时间、适用人群、禁忌部位、艾灸前后的护理等。 1. 穴位图:常见的艾灸主治疾病穴位如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神阙穴,能温通元阳、调和脾胃。 2. 温度:艾灸时温度不宜过高,以皮肤感到温热但不烫伤为宜。 3. 时间:每次艾灸时间一般 15 - 30 分钟,具体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 4. 适用人群:一般适用于虚寒体质、慢性疾病患者,但孕妇、高热、阴虚火旺者慎用。 5. 禁忌部位:面部、大血管处、皮薄肉少部位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艾灸。 6. 艾灸前后护理:艾灸前保持身心放松,艾灸后避免着凉,多喝温水。 正确掌握艾灸的穴位和注意事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医师。
2024-12-10 00:45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