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董全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丰台长峰医院
血管瘤专科
-
新生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由胚胎期间的血管组织增生所致。表现多样,成因复杂。治疗方法包括观察、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 1. 疾病成因:可能与遗传因素、胎儿期母体环境、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激素水平变化、感染等有关。 2. 疾病表现:通常呈现为红色或紫红色斑块、肿物,大小和形态各异。 3. 诊断方法:医生通过外观观察、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来明确诊断。 4. 治疗选择:对于较小且稳定的血管瘤,可先观察;若血管瘤增长迅速,可使用药物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糖皮质激素等。也可采用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 5. 治疗注意: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情况,药物治疗应遵医嘱,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新生儿血管瘤多数预后良好,但家长需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4-12-08 16:3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邓莉华 主治医师
九江泌尿科医院
血管瘤
-
你好,朋友,根据你的描述,右足背囊状淋巴血管瘤,呈多房性的,包膜清楚,你这种情况首先考虑采用手术切除淋巴血管瘤,术后需要进行化疗,防止复发。你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做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到专业的儿童医院就诊治疗。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2024-12-08 16:3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董全昌 副主任医师
九江泌尿科医院
血管瘤专科
-
血管瘤疾病是最近几年来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形象问题,并且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其大的影响,只有充分的了解血管瘤的症状,我们才能够最早的把它消灭掉在萌芽中。重生儿血管瘤不同类型症状是不一样的,具体有以下几类: 重生儿斑痣:这类血管瘤是一种淡红色或浅蓝色的表皮变色,常位于头顶中线后、颈部、骶部,偶尔见于眉间皮肤,出生时即存在,一般数月逐渐自行消失,重生儿斑痣一般不需治疗。超过六个月,范围扩大长在面部者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草莓状血管瘤:又称幼年性毛细血管瘤这种病变不同于真皮内毛血管瘤, 该病较常见,发生率占重生儿的1%,通常在出生后最初几日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后数周内只有极小的红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常高出皮肤表面,鲜红色,呈现许多小叶,因此取名草莓。 海绵状血管瘤:该类血管病变的特点为出生时即已出现畸形。病变大多发生于头面部、口腔粘膜、四肢、肝脏、脊柱及其他部位。 混合型血管瘤: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同时存在一起的血管瘤,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血管瘤,发生在面颈部,也可发生在身体其他部位。一般出生时已存在,最初颇似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但很快展至皮肤范围以外,而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 蔓状血管瘤:较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少见,约占血管瘤1.5%。它是包含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多数是单发性小动脉和小静脉瘘形成的血管瘤。 目前治疗重生儿血管瘤的技术有高频电凝微创治疗、超声微创介导治疗、复合窄光谱光动力治疗等。
2024-12-08 16:3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罗敏
九江泌尿科医院
血管瘤
-
新生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引起。表现多样,治疗方法包括观察、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瘤体大小、位置、生长速度等因素。 1.病因: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突变、胎盘内皮细胞转移等有关。 2.分类: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等。 3.症状:瘤体大小不一,颜色鲜红或暗红,可突出于皮肤表面。 4.诊断:通过外观、超声等检查确诊。 5.治疗: 观察:对于小且稳定的血管瘤可先观察。 药物治疗:常用普萘洛尔、噻吗洛尔、泼尼松等。 激光治疗:适用于浅表血管瘤。 手术治疗:瘤体较大或影响功能时考虑。 新生儿血管瘤多数预后良好,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但要密切关注瘤体变化,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4-12-09 06:44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迩东 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血管瘤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肿瘤,约3/4小儿血管瘤在出生时就已存在,其余的也在1岁内出现,女婴较男婴多见。血管瘤好发于颜面及四肢皮肤,影响美观,还可因外伤、摩擦、搔抓出血,而引起细菌感染。有些血管瘤生长先快、后慢、甚至会自行消失。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婴儿血管瘤的生长情况,做好家庭护理,掌握最佳时机进行治疗。
2024-12-08 1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