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毕建云 医师
莱芜市人民医院
三级
普外科
-
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溶液均为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它们在作用机制、适用病症、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1.作用机制:呋喃西林能干扰细菌的氧化酶系统,发挥抑菌作用;呋喃唑酮通过抑制细菌的单胺氧化酶发挥抗菌活性。 2.适用病症:呋喃西林溶液常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如小面积烧伤、化脓性中耳炎等;呋喃唑酮溶液可用于治疗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肠炎等。 3.不良反应:呋喃西林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呋喃唑酮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头晕等。 4.禁忌证:对呋喃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药物相互作用:呋喃唑酮与某些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可能增强其不良反应。 总之,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溶液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其适用范围、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等。
2024-12-08 16:0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霍乱?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经口传播,可散发,易暴发流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可表现为剧烈腹泻,继以呕吐,吐泻物为黄水样、清水样或米泔水样,患者可因严重泻吐引起水和电解质丧失,出现脱水、酸中毒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患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低钾综合征等并发症,未治疗者可予数小时内死亡。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0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