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世有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眼科
-
球结膜出血原因较多,如高血压、血液疾病、用眼过度、外伤、炎症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4-02-16 18:24
1.高血压:血压过高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需控制血压,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厄贝沙坦。
2.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影响凝血功能。要针对病因治疗,可能用到泼尼松等药物。
3.用眼过度:长时间用眼使眼部疲劳、血管脆弱。注意休息,可适当热敷。
4.外伤:外力碰撞损伤球结膜血管。轻微者可自行恢复,严重需就医。
5.炎症:结膜炎等炎症刺激血管。需使用抗炎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球结膜出血原因多样,应先明确病因,再决定治疗方法,不建议自行用药。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球结膜下出血? 球结膜下出血,为小血管破裂所致的点状或片状出血。多见于老人,预后良好。相当于中医“白睛溢血”。中医认为,本病外伤所致者,球结膜下出血的治疗宜活血祛瘀,方药如桃红四物汤加减;热客肺经者,治宜清肺凉血。方药如退赤散加减;阴虚火旺者,治宜滋阴降火,方药如知柏地黄汤加减;脾不统血者,治宜健脾益气,方药如归脾汤加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