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曹大中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大便失禁可能与肛门括约肌损伤、神经系统病变、肠道疾病、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4-02-22 08:12
1.肛门括约肌损伤:外伤或手术损伤,可通过括约肌修复术治疗。
2.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等,需治疗原发病,配合康复训练。
3.肠道疾病:炎症性肠病等,要抗炎、调节肠道菌群。
4.心理因素:焦虑紧张等,需心理疏导。
5.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饮酒、饮食不规律,要改变习惯,加强锻炼。
大便失禁原因多样,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