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多发息肉在超声报告中如何体现及应对
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报告单 超声所见: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完整,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道结构清晰。门静脉直径约1.0cm。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胆囊内侧壁可探及多个高回声光团,其一大小约0.5x0.4cm。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 脾厚3.2cm。肋下 超声提示: 胆囊多发息肉 肝脾未见明显异常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牛允渠 主治医师
枣庄矿务局滕南医院
二级甲等
放射科
-
胆囊多发息肉在超声报告中通常有特定表现,如胆囊内壁的高回声光团等。应对方法包括定期复查、调整饮食、必要时手术等。 1. 超声表现:胆囊内侧壁可探及多个高回声光团,边界清晰,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 形成原因: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刺激、胆固醇代谢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3. 症状表现: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4. 复查建议:直径小于 1 厘米且无症状者,一般每 6 - 12 个月复查一次超声。 5. 治疗方法:息肉直径较大(大于 1 厘米)、有恶变倾向或症状明显时,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6. 饮食调整: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多吃蔬菜水果。 胆囊多发息肉一般预后良好,但需重视定期复查,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生活调整。
2024-09-27 04:2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