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方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
接种手足口疫苗后仍患病,可能由以下因素导致:疫苗保护并非百分百、病毒变异、接触感染源、个体免疫差异、接种后未产生有效抗体等。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4-03-10 16:29
1.疫苗保护并非百分百:目前的手足口疫苗主要针对肠道病毒 71 型(EV71),但手足口病还可能由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Cox A16)等其他病毒引起。即便接种了针对 EV71 的疫苗,对其他病毒的防护效果有限。
2.病毒变异:病毒可能发生变异,导致疫苗无法完全识别和抵御新的变异株。
3.接触感染源: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接触到患病儿童的飞沫、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从而感染。
4.个体免疫差异:不同孩子的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不同。有的孩子接种后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有效预防疾病。
5.接种后未产生有效抗体:少数孩子在接种疫苗后,由于自身身体原因,未能成功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
总之,接种手足口疫苗虽能降低患病风险,但不能完全杜绝。家长仍需注意孩子的日常卫生,尽量减少接触感染源的机会。一旦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