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黎江 副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
牙疼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等引起。除了就医治疗,适当按摩穴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如合谷穴、下关穴、颊车穴等。身体不适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意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切莫自行开处方。
2014-04-01 12:53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拇指按揉,力度适中,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2.下关穴: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以食指指腹按压,能清热疏风、解痉止痛。
3.颊车穴: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用拇指按压,可缓解牙痛、面神经麻痹等。
4.内庭穴: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按揉此穴有助于清胃泻火、理气止痛。
5.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能滋阴益肾、壮阳强腰,对肾虚型牙痛有缓解作用。
按摩穴位可辅助缓解牙疼,但不能替代专业治疗。若牙疼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