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发现多处息肉及相关病理诊断严不严重?
严不严重。肠镜内容,检查所见:送达部位:回肠未端。回肠未端:粘膜光滑。回盲部:回盲瓣唇形,阑尾开口弧形,见一亚蒂息肉,0.7*0.6cm,电切送检,创面放置金属夹2枚。升结肠:未见异常。肝曲:未见异常。横结肠:远端见一息肉0.3*0.3cm,摘除送检。 脾曲:见一息肉,0.3*0.3cm,摘除送检。降结肠:未见异常。乙状结肠:未见异常。直肠:见两个小息肉,0.2*0.2cm,摘除送检。 病理诊断:1.(直肠)大肠粘膜呈慢性炎,间质水肿。2.(脾曲)大肠粘膜呈慢性炎。3.(横结肠)大肠粘膜腺体增生,部分腺上皮呈低级别瘤变,间质炎细胞侵润。4.(回盲部)大肠粘膜腺体增生。部门腺上皮呈低级别瘤变,间质较多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侵润。诊断:1.(直肠)大肠粘膜呈慢性炎,间质水肿。2.(脾曲)大肠粘膜呈慢性炎。3.(横结肠/回盲部)管状腺瘤。肉眼所见:1.(直肠)灰白组织1粒,直径0.2cm,全埋。2.(脾曲)灰白组织1粒,直径0.2cm,全埋。3.(横结肠)灰白组织1粒,直径0.2cm,全埋。4.(回盲部)灰白组织2粒,直径0.1cm,全埋。 镜下所见:(直肠)大肠粘膜呈慢性炎,间质水肿。2.(脾曲)大肠粘膜呈慢性炎。3.(横结肠)大肠粘膜腺体增生,部分腺上皮呈低级别瘤变,间质炎细胞侵润。4.(回盲部)大肠粘膜腺体增生,部分腺上皮呈低级别瘤变,间质较多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侵润。病理诊断:(直肠)大肠粘膜呈慢性炎,间质水肿。2.(脾曲)大肠粘膜呈慢性炎。3.(横结肠/回盲部)管状腺瘤。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曙 主治医师
石家庄市长安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其他
中医科
-
肠镜检查发现多处息肉,病理诊断有慢性炎症和管状腺瘤。总体来说,情况不算特别严重,但仍需重视,需综合息肉的数量、大小、病理类型、患者症状等多方面因素评估。 1.息肉数量:直肠、脾曲、横结肠、回盲部等多处存在息肉,数量较多,增加了病变风险。 2.息肉大小:多数息肉较小,如 0.2*0.2cm、0.3*0.3cm 等,但仍需定期复查监测。 3.病理类型:部分为慢性炎症,部分腺上皮呈低级别瘤变,虽属癌前病变,但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4.患者症状:若患者目前无明显症状,相对较好;若有腹痛、腹泻等症状,需进一步治疗。 5.后续治疗:包括定期复查肠镜、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综上所述,此次肠镜检查结果需要引起关注,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后续治疗和复查,以预防病情进展。
2024-09-30 08:4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肠息肉? 凡是由肠黏膜表面突向肠腔内的任何可见的新生物均称为息肉,作为临床初步诊断,起源于肠壁各层的间叶组织和一些非真性肿瘤,但未做组织学诊断前很难确定其性质,都统称为肠息肉。甚至早期肠癌,在组织学诊断前,做X线及内镜检查时也描述为“息肉样病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