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治疗致肝损害,后续如何处理?
患者出现厌食、消瘦、发热1月,体重50kg左右,医院给予以抗结核治疗(异烟肼1.4,ivgtt,qd并0.3,po,qd;利福喷丁0.6,po,qd;比嗪酰胺1.0,po,qd;乙胺丁醇1.0,po,qd)9日出现肝损害,转氨酶300U/L,总胆红素77mmol/l,现在停药,给予保肝治疗,是否是抗结核药物剂量过大,且利福喷丁用法不规范,是调整剂量继续抗结核,还是完全停药?若果肝功能恢复,还能抗结核治疗吗?多久以后可以考虑?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孙平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决定后续处理,包括肝损害程度、患者整体状况、结核病情、药物因素、治疗方案调整可能性等。 1. 肝损害程度:转氨酶 300U/L 及总胆红素 77mmol/L 提示肝损害较严重。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以评估恢复情况。 2. 患者整体状况:如患者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等会影响后续治疗决策。若患者身体虚弱,可能需更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3. 结核病情:评估结核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若结核未得到有效控制,需权衡利弊尽快恢复抗结核治疗。 4. 药物因素:可能是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肝损害,但不一定是剂量过大。利福喷丁用法可能不规范,需重新评估。 5. 治疗方案调整可能性:可考虑调整抗结核药物种类或剂量,或采用间歇治疗等方式。 总之,对于该患者,需在保肝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待肝功能恢复后,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案恢复抗结核治疗。
2024-09-27 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