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宏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心内科
-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其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1. 病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引发炎症反应。 2. 症状:常见的有全身乏力、恶心、厌油、肝区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 3.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母婴传播,母亲在分娩时传给胎儿;性接触传播。 4. 诊断方法:通过乙肝五项检查、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 DNA 定量检测等明确诊断。 5. 危害:长期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6. 治疗药物:常用的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干扰素等。 乙肝虽危害较大,但通过规范治疗和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循医嘱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12-09 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