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付爱民 副主任医师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乳房里的“石头”即乳腺结节或钙化灶,其大小和变化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疾病类型、生活习惯、内分泌状态、治疗情况及个体差异。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4-05-10 17:10
1.结节类型:良性结节通常较小,如乳腺纤维腺瘤,多在1-3厘米;恶性结节可能较大。
2.内分泌影响: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结节增大或缩小。
3.生活方式:长期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可能促使结节增大。
4.治疗干预:规范治疗可能使结节缩小或稳定;未治疗则可能变化不定。
5.个体差异:不同人的身体对结节的发展反应不同。
总之,乳房里的“石头”大小和变化情况复杂,需定期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是指发生于乳房部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男女均可发病,但由于女性乳房的特殊生理,乳房疾病多见于女性,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乳岩”,明《外科理例》载有“乳衄”等,且对各种乳房疾病的病因、证候、治法多有论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钜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