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家慧 住院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科
-
脚疼后出现疙瘩且表皮感觉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局部感染、皮肤角化、鸡眼、腱鞘囊肿、跖疣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4-05-17 14:31
1.局部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可导致,常伴有红肿、发热。治疗需外用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
2.皮肤角化:长期摩擦或受压引起,可使用尿素软膏软化角质。
3.鸡眼:多因局部长期受压、摩擦,可贴鸡眼膏。
4.腱鞘囊肿:关节附近的良性肿物,若影响活动,可能需手术切除。
5.跖疣:由病毒感染所致,可通过液氮冷冻或激光治疗。
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避免自行处理,以防感染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