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立泉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急性心肌缺血与慢性心肌缺血在组织学上存在明显区别,主要包括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血管变化、炎症反应、纤维化程度以及心肌代谢改变等。 1.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迅速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损伤,甚至坏死;慢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损伤相对较缓,可能出现适应性改变。 2.血管变化:急性缺血时血管多突然阻塞;慢性缺血常为血管逐渐狭窄、粥样硬化。 3.炎症反应:急性缺血炎症反应剧烈且迅速;慢性缺血炎症相对缓和,呈慢性炎症特点。 4.纤维化程度:急性缺血短期内纤维化不明显;慢性缺血会逐渐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化。 5.心肌代谢改变:急性缺血时心肌代谢急剧紊乱;慢性缺血时心肌代谢适应调整,但仍存在异常。 总之,急性心肌缺血和慢性心肌缺血在组织学上的差异,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024-09-29 2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