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俏庭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精神医学科
-
这种情况可能由心理创伤、性格因素、社交环境、精神压力、神经递质失衡等导致。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4-06-07 15:55
1.心理创伤:过去的不良经历留下阴影,影响对他人的信任。
2.性格因素:本身敏感多疑,易产生负面想法。
3.社交环境:不良的人际交往经历,使人缺乏安全感。
4.精神压力:工作或生活压力大,导致情绪不稳定。
5.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异常,影响心理状态。
出现这种情况应重视,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自杀行为? 自杀行为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自杀行为是指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广义的自杀行为是指包括故意自伤行为和吸毒酗酒等自我毁灭的“慢性自杀”行为。人们通常说的自杀行为常常指狭义的自杀行为。自杀的分类:自杀观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