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少平 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抽搐频率增多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神经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感染、药物副作用、遗传因素等。 1.神经系统疾病:像癫痫、帕金森病等,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或神经递质失衡,导致肌肉抽搐频率增加。 2.电解质紊乱: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引发抽搐。 3.感染:脑炎、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炎症刺激神经系统,可造成抽搐增多。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抗生素等,可能产生神经肌肉方面的副作用,引起抽搐。 5.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存在抽搐频率逐渐增多的情况。 总之,抽搐频率增多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09-29 18:4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痉挛收缩,且带有关节运动。多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随意运动的丧失。临床表现多为四肢和躯干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或阵挛性收缩,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多伴有意识丧失,常反复发作,轻者为局限性抽搐。为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连续性抽动。抽搐来之较急,大多到急诊室就诊,可见于多种疾病,且多为严重阶段,平时需要我们熟记能引起抽搐的各个系统疾病及其他们的抽搐特点、伴随症状,全面有序的进行各个系统检查,尽早做出病因诊断。异常的肌肉收缩来自肌肉、周围部位或非神经系统任何水平的障碍,单纯来自肌肉的收缩一般指发生于局部肌束的颤动而无关节的运动,如肌束颤动、肌肉颤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