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树铎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肝病科
-
肝弥漫性改变通常意味着肝细胞存在普遍的炎症和受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患者应予以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4-09-24 06:53
1.病因探究: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2.检查项目:需完善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血脂检查、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等,必要时进行肝穿刺活检。
3.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如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戒酒、控制体重、免疫调节等。
4.药物辅助:可使用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但需遵医嘱。
5.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和熬夜。
总之,肝弥漫性改变需要综合评估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定期复查,以促进肝脏恢复。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脾肿大? 脾脏既是一个造血器官,又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在整个身体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脾肿大(splenomegaly)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重要体征之一,大都由于全身疾病所致。正常情况下进行腹部查体脾不能触及,若能触到脾时,实际上脾较正常已增大1.5~2倍。脾肿大分为轻、中、重三度。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钱或前正中线则为重度肿大,即巨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