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兴祥 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在病因、症状、病理改变、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行用药存在隐患,身体出现不适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科学治疗。
2014-09-27 17:20
1.病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引起;萎缩性胃炎除上述因素外,还与自身免疫、胆汁反流等有关。
2.症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常见症状为上腹疼痛、腹胀等;萎缩性胃炎可能有消化不良、贫血、消瘦等表现。
3.病理改变:前者胃黏膜炎症较轻,腺体无萎缩;后者胃黏膜变薄,腺体萎缩。
4.治疗方法: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主要是根除幽门螺杆菌、使用抑酸药等;萎缩性胃炎除上述治疗外,还可能需补充维生素、胃黏膜保护剂。
5.预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多可痊愈;萎缩性胃炎有癌变风险,需定期复查胃镜。
总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虽然都属于胃炎,但在多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旦出现胃部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