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旸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肝包虫病一般不具有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的特性。其发病与寄生虫感染有关,多因接触犬、羊等动物所致。感染后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腹胀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 病因:主要是由于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肝脏引起。人通常因误食虫卵而感染。 2. 症状: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肝区疼痛、腹部肿块、黄疸等。 3. 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如 B 超、CT 等,以及血清学检测可帮助诊断。 4. 治疗:药物治疗常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需遵医嘱用药。手术治疗则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式。 5. 预防:避免接触可能携带虫卵的犬、羊等动物,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肉。 总之,肝包虫病虽不传染,但仍需重视预防和治疗。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
2024-10-07 18:44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肝包虫病? 肝包虫病(hydatid disease of liver)是由棘球蚴绦虫(犬绦虫)的蚴虫(棘球蚴)侵入肝脏而引起的寄生虫性囊性病变。为牧区常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为单房性包虫病(包虫囊肿)和泡状棘球蚴病(滤泡型肝包虫病)两类。前者多见,分布广泛,多见于我国西北和西南牧区。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但以学龄前儿童最易感染。当人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饮水或食物,即被感染。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由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单房性包虫精和由泡状棘球蚴引起的泡状包虫病,前者约占85%。棘球蚴可在人体各器官生长,但以肝脏受累最为常见,约占70%,其次为肺(约2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