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类型,治疗药物多样,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过敏反应、心血管系统影响、肝肾功能异常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看医生,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切勿自己胡乱用药。
2015-01-16 10:13
1.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服用治疗位置性眩晕的药物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比如苯海拉明,其抗眩晕效果较好,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
2.神经系统症状:可能表现为头痛、头晕、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像地芬尼多,在缓解眩晕时,少数人会有此类不良反应。
3.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疹、红斑等过敏症状有时会出现。例如异丙嗪,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发生过敏。
4.心血管系统影响:可能导致血压变化、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如氟桂利嗪,使用时需关注心血管方面的反应。
5.肝肾功能异常:长期用药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导致肝酶升高、肌酐升高等。
总之,在使用治疗位置性眩晕的药物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同时,务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