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宋长辉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全科
-
听神经鞘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一般来说,听神经鞘瘤大多为散发性,遗传因素较少见。目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药物治疗等。 1.发病机制:听神经鞘瘤源于听神经鞘的施万细胞异常增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有关。 2.遗传因素:少数病例可能与遗传相关的基因突变有关,如神经纤维瘤病 2 型(NF2)基因的突变,但此类情况相对少见。 3.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目的是尽可能全切肿瘤,同时保留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 放疗:对于手术难以全切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考虑放疗,如伽马刀、射波刀等。 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一些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等正在研究中。 定期复查:治疗后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 康复治疗:针对术后出现的听力下降、面瘫等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4.治疗选择: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 5.预后情况: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如果肿瘤较大或手术损伤神经,可能会遗留听力障碍、面瘫等后遗症。 总之,听神经鞘瘤遗传因素不常见,治疗方法多样,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
2024-10-09 00:1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听神经鞘瘤? 听神经鞘瘤实际上源于前庭神经内耳遭段的神经鞘膜内的施万细胞,准确地说应称为Vestibular Schwannoma(前庭神经施万细胞瘤),是桥脑小脑角肿瘤中常见肿瘤。早期肿瘤局限在内耳道内生长,肿瘤继续长大使内耳道扩大并伸展到桥小脑角,到晚期挤压四脑室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发生颅内压增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