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周福元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
地震后易引发传染病,主要有环境卫生恶化、人口流动增加、医疗系统受损、水源食物污染和心理压力增大这五个因素。身体健康为重,一旦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诊断用药带来的风险。
2018-12-19 20:36
1.环境卫生恶化:地震导致垃圾堆积、污水横流,滋生细菌和病毒。
2.人口流动增加:受灾群众集中安置,人员密集,容易交叉感染。
3.医疗系统受损:医疗设施破坏,医疗服务能力下降,难以及时防控疫情。
4.水源食物污染:供水系统和食物供应受到影响,易引发肠道传染病。
5.心理压力增大:受灾群众身心疲惫,抵抗力降低,易感染疾病。
总之,地震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传染病发生风险增高,需加强防控措施。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地震发生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饮用水被大面积污染,蚊蝇孽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腐烂变臭的畜禽尸体更成为各种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
2015-07-25 17:3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印杰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地震发生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饮用水被大面积污染,... 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
2015-07-25 17:3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