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宋长辉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全科
-
痞气是中医术语,指脾之积证,多因邪气留滞于脾,表现为腹部肿块、腹胀等。其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都有特定特点。 1.成因: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久病体虚等导致脾气受损,气血凝滞而成。 2.症状:常见腹部有肿块,肿块初起较软,逐渐变硬,固定不移。伴有腹胀,食后加重,肢体困倦,大便溏薄等。 3.诊断:依据症状、脉象、舌象等综合判断。脉象多弦细,舌淡苔白。 4.治疗:中医治疗以健脾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常用方剂如失笑散合逍遥散加减。 5.预防: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嗜食肥甘厚味;注意调节情志,避免过度忧思恼怒;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总之,痞气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注意预防,以维护身体健康。
2024-10-08 13:1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乐翠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痞气,是指脘腹部有状如复杯痞块的疾病。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脉微大而长,色黄,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脚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
2024-10-09 01:05
-